3-1.學習筆記
日期:99 年 3 月 4 日
檔案名稱:鏡與燈:文學的語言
檔案類型:筆記
內容:
「梁啟超為泰戈爾取名」竺震旦,意味著從印度來的人,如剛升起的太陽,將整個中國都震盪了一番。
躲避死亡很容易,躲避邪惡很困難。W.B Yeats 為泰戈爾詩集,飢餓石頭又譯迦檀吉利,「我每日讀泰戈爾,讀他的一行,便把世界上的ㄧ切煩惱都忘了。」
作業:將周杰倫 青花瓷 以文學的角度寫下感想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妳初妝
(倒反:筆鋒勾勒,譬喻:以百花王描繪女子每類的容顏)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 走筆至此擱一半
(因心事煩擾,停下手邊的工作)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妳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譬喻:女子的美麗,想要珍藏)
妳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以美代替女子本身,像煙飄離遠去,無法碰觸與阻止)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炊煙裊裊昇起 隔江千萬里
(絳色的天空等待下雨,我卻等不到你,像煙飄向千萬里遠)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妳伏筆
(以歷史的久遠時間表兩人相識的日子)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妳眼帶笑意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妳
(碗底裡的錦鯉畫旁落款是給你的思念)
妳隱藏在窯燒裡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陶瓷的製程需精細的手藝)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妳
在潑墨山水畫裡 妳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身影慢慢的消失,留不住)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炊煙裊裊昇起 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妳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妳眼帶笑意 青花瓷
3-2.學習筆記
日期:99 年 3 月 11 日
檔案名稱:鏡與燈;文學的文學性
檔案類型:上課講義
內容:
文學就是詩歌、小說、戲劇等體材,各有不同的構成特質,「文學是虛構」或「文學是想像性的書寫」,虛構的肥皂劇不是文學,也不能說服我們何以寧願越讀沒有想像的〈出師表〉,而不讀充滿想像的〈子虛賦〉 。
文學是一種特殊的與顏組織並刺激我們「美」的反應這前提,超越各種實際目的的分類,我們也可以把文學看做語言的特殊運用,以陌生反常的手法使我們專注於對象本身,「有意味的形式」,文學語言也可以說是一種刻意使人感受到事物某種意味的語言 。
做為藝術的觀賞者,我們重視藝術程現的過程而不是它的抽象的結果,重是作家對生活本質的獨特觀照而不是生活的死板臨摹
3-3.學習筆記
日期:99 年 3 月 18 日
檔案名稱:文學的美感特質
檔案類型:筆記
內容:
讀者反應論:
一.Rosenblatt
1.共鳴(evocation) 2.反應(response) 3.反省(reflection)
二.Appleman
1.融入(engagenment) 2.描述(description) 3.解釋(interpretation) 4.評價(evaluation)
三.Iser. Wolfgabg
隱設讀者(the impliod reader)未書寫、空白被訓練為學院派
四.Roland Barthes
作者已死,作品來自作者,文本之於讀者,但有惡意誤讀的情況。
五.Roman Ingarden
讀者參與作品的創造
綜論:讀者閱讀的三階段
1.自由喜愛的閱讀方式開始2.部受文本現制盡情想像3.精深的閱讀經驗形成
3-4學習筆記
日期:99 年 4 月 2 日
檔案名稱:文學的經典性
檔案類型:上課講義
內容:
<劉半農—教我如何不想他> 劉半農於1920年九月四日做於倫敦的《情歌》,被當時的人理解為情詩,但卻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其詩意想表達遊子深切的愛國思鄉,而非男女情懷。
「教我如何不想他,可否相與吃盃茶,原來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在想他。」是劉半農在北平女師大言講實的自嘲,原來是前排的女學生的竊竊私語,想當然耳,《情歌》的主角,理應是風度翩翩的俊男,怎麼會是一個老頭子!
作業︰一個異想天開的願望
我的願望是想要一隻皮卡丘,免費的發電廠,自家用電免付錢,多餘的電還可以賣出去。
3-5學習筆記
日期:99 年 5 月 20 日
檔案名稱:文學的想像
檔案類型:上課講義
內容:
人類的ㄧ切均為物質環境與社會生活的交互作用,神話性的故事都是人類用豐富的想像所創造的,在神話的領域裡,我們又可以發現到人類從思想到生活的進化,以及一個民族文化型態。
寓言是人類尋求的世外桃源,另創新境的願望表達,它的內容是智慧與想像的結晶,詼諧與逸樂的織錦,從和善有趣的諷刺裡表現人類生動的意旨。
人類夢想的實現,就是人生的進步,夢想始創造者快樂,這快樂更使創造者勇於生活,特殊的記憶每於靈感的閃現中躍出,靈感是我們潛藏在那些浮游隱現的意向。
美的想像亦要有他的人生觀念和意義,想像中所產生的滿足,是人生整個現象的縮影,它有思想與情感上並存的因素,有觀念和意義所為的人預期行為的追求,和由此追求所獲得的美感經驗,白日夢者滿足於它自身的夢想,而想像的觀念與意義卻含有普遍性的社會價值。
現實與想像,在我們的生活經驗,是難以分解的;一切的想像,多以實現為根據,但現實與想像之間,卻有很的差距,想像與現實結合的觀念,展開意象處,是心靈交感的作用。
想像之被稱為心靈的眼,是由於我們人生中種種被心靈知覺與理解以後,想像更能從透視心靈的意象到增加心靈的活動,成為極其細微,或成為極為博大。
3-6學習筆記
日期:99 年 5 月 27 日
檔案名稱:文學的品味與趣向
檔案類型:筆記
內容:
作業︰記憶中的味道
記憶中的味道:麻辣鴨血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吃了一次三顧茅廬的麻辣鴨血,從此上癮了,原本不吃辣的我,開始喜歡麻辣火鍋,即使剛開始不適應、猛灌水,到現在視辣為無睹。
三顧茅廬麻辣滷味起源於12年前台北一位熱愛辣味熱食的古師傅,遠赴川辣發原第四川重慶精研廚藝,學程歸來後將四川麻辣和台灣傳統小吃結合,成為今天台北著名的麻辣滷味,三顧茅廬是專為雙人同行或單身貴族設計的麻辣餐,不用想吃麻辣,卻找不到朋友上館子,可以獨自悠閒的享受另人成癮的味蕾刺激。
他們家的湯頭標榜麻而不辣,所以不常吃辣的人點小辣,吃起來舌頭會麻麻刺刺的,但喉嚨不會有嗆辣感,在加上以貴州燈籠椒、六溫裏藥、40多種中藥材……等熬煮的湯頭,比別加多了種味覺與嗅覺的誘惑,蒜的爆香、中藥的清香、辣椒的誘香,讓人不知不覺得停下腳步,駐留店門口,就為了那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性溫不上火、鮮溫不燥熱的香醇高湯。
再來就是重頭戲,麻辣鴨血與豆腐,是麻辣火鍋的必備鍋底,成與敗決勝於此,三顧茅廬的鴨血嘗起來彈牙帶勁、入喉滑嫩,第一口咬下,整個濃郁的湯汁湧出,吞入時絲滑的口感順喉而下,就這麼一口,足以讓“我三顧茅廬”,麻辣豆腐則是入口即化、燉煮入味,用筷子稍稍施力,就能將豆腐弄碎,從豆腐的側面可以看到內部小小的細孔充滿著湯汁,人間美味,不過於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